漢代帝王為了推行儒家思想和文化,興禮樂宣教化,表行義,禮風俗等形成一系列的禮儀習俗,樹立忠孝節義的榜樣,用典型示范引導人們爭做忠臣孝子、義夫節婦,促使忠孝節義的傳播和講義守節社會風氣的形成。尤其是通過樹碑立傳的習俗來教化人民,宣揚儒家倫理綱常。這些所樹碑像的人物主要有:古代圣王,如三皇五帝;古代忠臣和哲人,如周公、孔子等;開國元勛,如張良等;當朝忠良,如趙充國等;還有賢明之人和列子孝女等。
這些碑刻人物多放置于殿堂、祠廟、官署、府第、騷站等處以教化后人。尤其是墓祀習俗的形成更大地推動了墓碑的發展,漢代人認為死后靈魂一定要升天成為神仙,沒有神仙則就會變成厲鬼,升仙后就會像生活在陽間一樣,因此,各種墓祀習俗應運而生,為死去的人興建墓家使死去的人如生者一樣住上豪宅則成為了當時的追捧,墓家中所刻碑石自然也成為了一種流俗。因此,刻有漢畫像石墓葬、石祠等墓碑都是漢代喪葬、祭祀風俗的反映,東漢盛行墓祀,一些典籍對此多有記載?!墩摵狻吩?“古禮廟祭,今俗墓祀……墓者,鬼神所在,祭祀之處?!蹦轨胫?,上自天子,下起百姓,東漢諸帝均曾多次渴陵,有功之臣、貴戚墓者,有遣使者祭其家者,有即墓賜策追溢者。祭祀先祖還有重要的典禮,周代勛德之文多勒銘鐘鼎,置之宗廟,漢代祭祖,由廟祖墳,故頌功之文以碑石代之金。以上墓祀習俗的發展使墓碑之風盛行成為必然。
總體上,漢代碑刻紋飾的發展與漢代思想有著緊密的聯系,漢代社會思想籠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無論是祖先崇拜還是道教思想都與鬼神思想有著很大的關聯??梢哉f鬼神思想是這種神秘色彩的顯著體現。究其原因與當時人們對宇宙自然的不了解有關。在漢代,不管是上層人士還是民間普通民眾,抑或精英人士,其行為、觀念都深受鬼神思想的支配。鬼神信仰廣泛流行于社會各個階層,上至天子、官吏,下到庶民百姓;同時也普遍影響著社會各個方面,不管是民眾的日常生活,還是國家的政治文化。因此,碑刻便成為這些思想表述的載體。
濟南陵園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