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死亡就是一件令人敬畏和悲傷的事情。但是看了很多電視劇,我們不難發現,很多人死后都會被親人換上舊衣服,然后換上一件全新的衣服,俗稱壽衣。
壽衣的意義
壽衣,又稱“棺衣”、“舊衣”,不同地區叫法略有不同。壽衣用于死者的葬禮,一般由壽衣、褲子、裙子、帽子、鞋子、襪子和枕頭組成。死者生前最后穿的衣服,大多是老人生前精心準備的。壽衣象征著幸福、長壽、健康和快樂。
壽衣禁忌——準備“單”避免“雙”
壽衣的數量取決于死者的生肖和死亡年齡。不同的家庭,受經濟條件的影響,也會有所調整。從傳統來看,多是準備單件,如3件、5件、7件、9件、15件等奇數件,偶數件是禁忌。民間有句諺語: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按照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民俗,一般喪事購買的物品多為單數,偶數是絕對忌諱的。
壽衣禁忌——偏愛棉花而不是皮膚
至于壽衣的材質,以棉布為主,禁止動物皮毛或綢緞。根據民間傳統,如果死者穿上動物皮毛制成的壽衣,來世就會投胎為牲畜,后代就會遭殃。傳說中,雖然真假難辨,但棉布制成的壽衣柔軟舒適,結實耐用,在埋葬前能起到很好的保護尸體的作用。
壽衣的禁忌——系“布”而忌“扣”
關于壽衣的固定,用布條代替紐扣,或者在火化和下葬前,用剪刀剪掉死者壽衣上的紐扣。按照傳統喪事的禁忌,紐扣的諧音有“子”字,怕給后人帶來不吉利。所以一般用布條代替紐扣來固定死者的壽衣。
隨著社會的日益進步,國家大力倡導簡約環保的新型葬禮,喪葬習俗也在慢慢改變。壽衣是這個世界上對死者來說最后一件體面的東西。拋開禁忌不談,敬畏和尊重是最重要的。
濟南陵園網殯葬資訊